李修林|看西安人跪拜一堆蔬菜,我也是醉了
在这次西安封城中,后勤保障一度部分出了状况,让一群得到蔬菜的人高兴坏了,竟然对着一堆摆成心形的菜蔬跪拜不止,口中还念念有词,感恩当地政府体恤下情,菜送得及时。
这些年来,“跪影”幢幢,“跪族”日增。国人的膝关节好像突然变得十分灵活似的,或有求于人,或有求于官,一不小心就习惯性地下跪。
西安陈女士因为考研忘了带身份证,当她转展再次拿到时已经开考半小时,按规定被拒绝入考场。尽管她两次下跪请求,监考老师依然严辞拒绝。
苏州两名小青年无意中撞死了一条身价昂贵的狗狗,实在赔不起,只好双双下跪,好话说尽,请求原谅。
辽宁省庄河市政府门前,千余名村民齐崭崭集体跪下,为仿佛人间蒸发的土地拍卖款讨要说法......
大国下跪文化渊源流长,跪拜历史博大精深,但一根红线贯穿古今,那就是自我矮化,甘当顺民,尊崇权贵。这部跪拜史,梳理起来颇为费心费力。
在汉朝以前,大国还没有发明凳子,不管是君臣议事,还是百姓就餐,抑或手工作业,大家都双膝着地,下面铺一片席子,席地而跪,以跪为坐,看上去还很平等。
作为高下,尊卑礼仪的下跪模式始于汉朝,是在刘邦那厮手里开启的,发明人叫孙书通。顺便说一句,大国很多事情都坏在刘邦这个老贼手里。
刘邦打败项羽,统一天下,建立了一个新王朝汉朝以后,大臣们乐坏了,认为自己是开国功臣,一个个居功自傲,随心所欲,上朝议事坐没坐相,站没站相,还喧哗不止,没大没小的,让汉高祖很不爽。
于是,刘邦命令孙书通,要他整治礼仪,制订规距,明确高低贵贱,上下尊卑。孙书通曾任秦朝的官员,主管礼仪,极富盛名。投靠新朝后当然要出劲卖力,以讨新皇帝欢喜。
经过几个月地冥思苦想和殚精竭虑地运作,孙书通精心打造了一套堪称完美的礼仪,从君巨着装到言谈举止,都进行了一一严格的规范。当然,背后是用刀剑监督完成的。
其中,最让刘邦满意的是跪拜礼仪,臣子均跪,唯自己或坐或站,处于万人之上的位置。跪拜,笫一次让皇权从地上上升到了至高无上几近入天的境地。所以,皇帝也称为天子,代天牧民。
下跪,是一种低姿态,一种示弱,一种臣服,一种请求,一种乞饶,一种感恩。跪者与坐或站者上下分明,高下立判,云泥之别。刘邦心里爽歪歪的,他喜欢这种模式,还大方地赏了孙书通五百斤黄金。
孙书通开创性地打造了这种最佳的君权至上的肢体化礼仪模式,开了跪拜文化的先河。于是,代代跟进,继继绳绳,两千多年不绝,最终达到高潮,形成了对皇权行三叩九拜之礼,并一路山呼万岁。
大国男儿膝下已无黄金。
直到一百年前,辛亥革命成功,最后一个王朝落幕,宣统皇帝退位后,民国才明确宣布,并立法禁止官方的跪拜仪式。至于民间跪拜则悉听尊便,不在取缔之例。
1949年,毛泽东同志宣告:“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!”“站起来了”,意味着大国人民从此享有尊严,自由,富裕,不受奴役,自然也就包含不再下跪。
7o年过去了,可为啥还有那么多大国国民动辄下跪?只能说他们不是国民,公民,而是先朝的遗民,身子虽然到了共和国,精神人格还滞留在帝制时期。
有的遗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,已经习惯成了自然,固化成了顽疾,下跪成了条件反射。针刺不入,水泼不进,连时间也奈何他们不得。
人生而平等,不管是权倾一时,富可敌国的大人物,还是无权无势,不明一文的小人物,从本质上讲都是平等的。生命是尊贵的,哪怕再卑微,也有不跪的权力。不配作贵族,但也不该做“跪族”。
本文开篇说的那几个下跪的例子,其实是完全可以拒绝弯下膝盖的。
那个陈姓小姐姐完全没必要对监考人员下跪,大不了第二年重考也没啥关糸。自己也要反省,遗忘身份证这样的事不应该发生。
杭州那两个小青年更没必要屈膝,完全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,面对再贵的狗命,也顶多负有限责任。
辽宁那一千多村民也有些荒唐可笑,作为公民他们本来就有知情权,还要靠下跪去乞求。
对蔬菜膜拜的几个西安人更是可笑之至。政府官员本来就是为纳税人服务的,在封城之前做好所有的后勤保障,这是他们的义务和责任。有啥需要跪拜的?再说,他们的工作做得并不好。
许是西安作为古都,市民封建帝王意识浓郁,膝盖犮软,习惯了下跪,才会做出让人喷饭之举。
题图:源于网络
李修林 ——
子承父业当过铁匠,大学毕业后曾任《点子报》、《周末汇报》主编,盐都播报记者。一生一事无成,却无半分憾事。努力过,自助过,天助过,一切足矣。
商务加微信号:sczgch03
传播信息,请点分享和在看